芝加哥大学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更以“美国现代大学先驱”的历史地位而为人称道。从1892年正式招收第一批大学生起,该校便以其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创举给美国高等教育吹进了一般新鲜气息,如,在学制上,率先实行一年四学期制度;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主辅修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按产业管理;在建校方针上,强调科研先于教学;在繁荣学术,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起首先在美国创办了大学出版社。这些做法在当时都具有相当的“超前意识”,为创办现代大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以英国式的本科学院为基础,建德国式的研究生院于其上,周围辅以职业学院。在大学里,教授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在课堂学习外辅以课外活动。
“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研究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这是芝大首任校长哈珀一再强调的观点。作为世界最知名的学术中心之一,芝加哥大学通过教师的学术成就,及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而独树一帜。这种培养强调批判性思维,以及在跨学科基础上对人类智慧广泛的激发。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人数基本保持在10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占30%,其余是研究生,以法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为主。在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中,芝加哥大学在物理学和医学方面的成果最为显著。
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不仅闻名美国,也施名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有:建立世界第一个核子反应堆的费米研究所;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能源和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和环境保护等学科的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太空和高能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天体物理实验室;从事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研究、在低温实验和材料实验上拥有一流研究设备的弗兰克研究所;等等。
曾有人把芝加哥大学的特点概括为:名气深藏不露、课程繁重艰难、环境危险可怕、气候暴冷暴热,这表明芝加哥大学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然而,芝加哥大学的独特之处仍颇富吸引力,这就是:对研究和跨学科知识的增长的追求;强调毕业生质量及教师的教学;把大学学院描绘成“科学和艺术的实验室”的承诺;对维系上述特征所需资源的保证。所有这些,正好体现了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马克斯•马森(Max Mason)所指出的:芝加哥大学“除了卓越,别无其他”。
相关热词:芝加哥大学